当前位置:  景洪市法院>>简报信息

深山勘验解纷争:猪圈的门没装上,当事人的心门却开了

作者 :李芸苇  来源:勐罕人民法庭   访问次数 : 发布时间:2025-11-10 09:11


7月末,烈日炙烤着基诺山曲折的山路。景洪市人民法院勐罕人民法庭法官抹了一把汗,对身边的书记员说:“我们再走一段,工程现场必须亲眼看到。”

 

他们要去的地方,是基诺山深处巴哑老寨的一个猪圈修建点。

这是一起几乎陷入僵局的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原告说工程完工了,对方不付钱,被告说质量差造价贵”,双方在法庭上僵持不下庭审后仍各执一词、互不让步

艰难行进许久后,一行人终于抵达了那座引发纠纷的猪圈。

 

“这路,你们当初怎么把建材运上来的?”承办法官一边拨开拦路的树枝,一边问。

大货车上不来这里我们只能分批拉,拉一趟成本比平地高出一大截法官你也看到了,猪圈我们都盖完了。”原告回答

能叫完工吗?墙那么矮,猪都能从里面跳出来!我们怎么用?被告激动地说

承办法官没多说,从包里拿出卷尺,弯腰开始测量长、宽、高度,书记员在一旁记录。

 

测量完毕承办法官站在陡坡上,环视四周险峻的环境,他的声音不高,却清晰有力:猪圈确实存在质量问题在这样艰难的环境中施工,其难度确实超平常我们都在现场,一起把事说开,把事解决

随后,承办法官抓住现场勘验确认的事实,开始了调解。

 

他对双方言明利害:“这深山老林的猪圈建起来不容易,虽然工程有些质量问题,但原告的付出是实在的,款肯定要付。而被告表示目前资金周转紧张,不如各退一步,适当减少工程款并采用分期支付,既缓解被告的压力,也保障原告的权益。

双方当事人一时陷入沉默。原告低头摩挲着手中的测量记录,被告则反复翻看现场拍摄的照片,双方都在权衡着利弊。

现场的沉默,是权衡,更是等待一个打破僵局的支点。承办法官再次聚焦于双方当事人已付出的成本与面临的难处,将法律的道理一一剖明。最终,双方在互谅互让的基础上达成一致。

从烈日当空到星斗满天,历经七个小时的实地勘验与现场调解,晚上九点,协议达成。双方在调解书上签下名字。

山风穿堂而过,吹散了一天的疲惫。望着夜空,承办法官感叹道我们多跑一段路,案件事实就更清一分。践行司法为民,就是要走到群众中间,走进矛盾深处。

正义不仅要实现,还要以看得见的方式实现,而最好的看见,就是走到现场,看见真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