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景洪市法院>>简报信息

戳!看景洪法院——多方位普法,多维度强基

作者 :刀丹娜  来源:行政审判庭  访问次数 : 发布时间:2023-06-02 09:06


普法强基补短板专项行动,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关于法治中国建设的重大部署,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景洪、法治景洪的重要举措,是增强全民法治意识的有力推手自专项普法工作开展以来,景洪市人民法院充分发挥自身职能作用,多方位找寻普法工作切入点,力争取得多维度普法强基实效。

一是审判普法两手抓,让普法有“强度”。坚决扛起普法强基补短板专项行动中政法单位主力军、主阵地的职责充分发挥法院审判执行的职能作用在审判执行各类案件过程中对案件当事人普及相应法律法规知识点,对其强化法守法教育结合日常审判执行工作把案件变成普法教科书开展执行案件回告日活动,向多名案件申请人面对面“零距离”沟通普法增强了执行工作公开度、透明度,切实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有效遏制了消极执行、拖延执行现象发生。开展“公众开放日”活动,将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基层干部等“请进来”沉浸式观摩庭审,将审判资源转化为法治宣传教育资源利用法院立案大厅LED显示屏滚动播放普法宣传标语,对法院来访群众开展潜移默化的法治宣传,让法院成为多元“普法阵地”。530日,共审结各类案件6797件,排期开庭3758件次,以案释法受教育群众1万余人。

 

二是“以案释法”下基层,让普法有“深度”。通过“巡回审判+指导调解+以案释法+普法宣传”的工作模式,把群众关注的案件庭审搬到村寨。今年3,景洪市人民法院到勐龙镇曼兵村委会曼散村公开审理运送他人偷越国境罪一案让群众近距离旁听庭审,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做到普法宣传“接地气”,进一步提高群众法律意识。

结合村寨的民族特性,让法治思想在人们心中生根发芽。今年5月,勐罕法庭联合多部门到某村小组调解一起涉及3个村民小组、共计65名村民的土地租赁合同纠纷,在化解矛盾纠纷的同时,用民族语言进行“双语”普法,做到普法宣传“贴民心”,引导群众自觉、自愿采用法律途径解决争端。

 

三是聚焦讲法面对面,让普法有“准度”。领导主动担责、积极作为院党组书记、院长李德智和副院长曾玲蓉多次带队走访责任片区,实地调研下沉指导,开展“普法对话”,就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基层社会治理当中可能面临的相关问题提出法律建议2月以来到各乡镇街道、社区机关等开展座谈交流14场次。

市法院行政庭庭长多次到行政机关进行座谈交流对行政案件中发现的问题、风险及相关法律问题进行具体说明,行政机关如何规范行政行为提出意见建议,争取行政争议早介入、早沟通、早化解。今年来,推动行政机关撤回非诉执行案件申请7件。

针对基层综治力量对婚姻家庭纠纷、土地纠纷化解,防范电信诈骗,打击跨境违法犯罪等法律知识的需求,主动走进街道办、乡镇机关进行普法。从真实案例入手,帮助基层普法人员深入了解法律知识,增长了基层干部的业务知识同时也提升了普法人员的普法业务水平自专项普法工作启动以来,到各乡镇村组、街道社区、机关单位等开展座谈、宣讲9场次。

 

四是节庆普法花样多,让普法有“热度”。以三八妇女节、国际女法官日国家安全日知识产权宣传周泼水节、民法典宣传月等宣传日为契机,节庆假日里蹭热度开展“普法对话”解疑难、“摆摊”赠送“普法大礼包”等活动,到各地群众身前聊法律、送法“礼”。期间,累计送法进村寨、进企业、进社区、进街道8场次发放普法宣传小画册4000余份,提供法律咨询和解答64起,受教育群众2000余人。

 

五是趣味普法效果好,让普法有“参与度”。少年强则国强,为提高青少年法治意识,预防和减少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切实保护青少年的合法权益,市法院“寓法于乐”,到辖区学校对青少年开展声色并茂的普法活动,通过播放趣味普法课件、电影《奇迹男孩》和演绎校园情景剧等方式,引导青少年正确运用法律知识保护自己,勇于向校园暴力说,让法治的种子在青少年心中茁壮成长。今年以来,共送法进校园3场次。

有效利用线上”“一网二微四平台开展法治宣传,开通法院便民那些事儿法官说法·微课堂、案例情景小剧场等专栏,由法官或者法官助理演绎主题宣传,以讲述典型案例形式开展普法宣讲,至今共发布宣传短视频22个,发布网上立案、跨域立案、网上保全、多元调解、电子送达、云解纷等视频教程6,方便群众在碎片化时间学习法律知识,了解法院工作

 

下一步,景洪人民法院将联合各部门职责职能,继续整合现有力量,结合群众实际情况和对普法需求,持续推动普法强基补短板专项行动走深走实,努力实现“三下降一扭转”目标,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景洪法治景洪作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