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十年来,景洪市人民法院党组高度重视智慧法院建设工作,不断加强组织领导,突出实用性和可持续性的理念,智慧法院建设进展迅速,成效显著,极大地提升了法院工作科技含量,大大提高了审判执行工作效率。
系统建设标准化、多样化
高标准配齐硬件设备。景洪市法院先后投入近1200万元,改善硬件设施,先后建立起了视频接访室、高清数字法庭、数字化审委会议室、视频会议室,辖区看守所远程视频提讯室、执行指挥中心、诉讼服务终端一体机,以及门禁系统、X光安检机等设备。目前,我院共有3个数字法庭可通过远程视频系统连接看守所完成“线上”提讯,截止11月30日,505件刑事案件通过远程视频系统完成“线上”提讯,为建设智慧法院打下坚实的基础。2022年完成审判大楼综合布线改造、模块化机房升级改造项目,确保了网络运行的稳定。
全方位建设信息化系统。2014年4月初在中院的统一规划下先后对我院庭审法庭进行了升级改造,目前全院15个法庭庭审均实现了数字监控同步录音录像及庭审直播平台的安装,让庭审全过程可定格、可再现、可复制,2022年以来,全院共直播庭审3486件次、观看量324836次, 2020年法庭开启“云庭审”模式,今年截止11月30日,共通过“云”开庭审理了1103件民事案件。为建设智慧法院打下坚实的基础。
软件设施专业化、精细化
随着硬件设施的不断完善,与之相匹配的软件建设也在不断的充实。目前,我院已使用的具体包括云南法院办公办案平台、人民法院大数据管理和服务平台,全省政法跨部门大数据办案平台、电子卷宗智能应用系统、一键送达等软件系统。2018年8月启动电子卷宗智能应用系统,完成了电子卷宗随案同步生成和深度应用核心功能建设;2019年7月加装了一键送达电脑管家系统,自2019年9月启用电子送达以来,送达成功率超80%,更好的保障当事人的诉讼权益;2020年启动使用诉讼服务终端一体化系统,2022年共完成网上立案2919件,不断优化诉讼服务职能,极大的方便了群众诉讼。
扎实推进信息化便民建设。搭建矛盾纠纷化解平台,先后推出网上立案、跨域立案、自动立案、网上调解、网上庭审等“互联网+”一系列便民举措,不断优化诉讼服务职能,极大的方便了群众诉讼。通过中国审判流程信息公开网、中国庭审直播网、中国裁判文书网、中国执行信息公开网,向当事人公开案件审判流程信息、案件庭审实况、生效裁判文书、执行案件信息,形成开放、动态、透明、便民的阳光司法机制,促进增强全民法治意识。
办公实现网络化。我院运用法院综合信息门户平台内的办公系统,使各种公文的拟制、审核、签发、印制和公文收发、传阅等环节均通过网络进行,提高公文运转速度。
优化院内系统。我院在一楼大厅安装了电子触摸屏,利用电子触摸屏建立审判、执行案件公开查询系统,实现信息查询电子化,当事人可以随时了解审判情况。设立LED电子屏,每天公告案件开庭审理信息,方便当事人诉讼。
安全保卫实现了数字化。配备了门禁控制系统,隔离了审判区和办公区;2022年,实现安检前移,干警一律走法官通道,当事人办事必须经安检登记后在一楼讼诉服务中心大厅接待办理。审判法庭、接待室、楼内大厅安装了数字监控系统,每个监控点均可在网络上传输记录、查询,用于安全防范,更好保障审判工作安全。
推进院内网络建设,在省高院统一部署各级部门的协助下,完成云南法院四级专网法庭、看守所点位的网络部署、切换、启用工作,三个基层法庭和市看守所三间远程提讯室都实现了400兆光纤接入内网,通过300兆专线连接至中院内网,更顺畅的为我院干警提供办公、即时通讯以及审判流程管理服务。
安全管理规范化、严格化
加强网络安全系统建设,制定安全管理措施,严格执行保密工作规定, 2020年1月在省高院统一部署下,配备内网防火墙,确保非登记终端设备不连入内网、移动存储介质交叉使用,确保网络运行安全,杜绝发生失、泄密事件。同时技术科工作人员定期对机房、监控、服务器、数据库等进行巡查和管理备份,确保各项设备的正常运行。2022年11月根据省高院进一步加强网络安全相关工作的通知文件要求,对院内203台内网计算机安装了违规外联监测软件,有效保障我院网络安全。
下一步,我院将继续坚持以需求为导向、以服务为目的,不断深化“智慧法院”建设,积极探索符合自身实际的信息化建设新思路,提高干警科技应用意识和能力,力求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优质、高效、便捷的司法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