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激励学习最好的老师,领导干部应该把学习作为一种追求、一种爱好、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习近平用典》这本书将党员干部做人、任职准则一一罗列,给我们了一个衡定自己的标准,同时在我国最高领导人的领导下我们更加清楚自己的职责所在,时刻警醒着我们,以民为本,全心全意的为人民服务,提高自身价值观念,加强法治信仰,开创和谐美好的中国未来,因此每个党员干部应做到全方面的发展,坚定理想信念,坚定法治信仰。
读《习近平用典》,是人民修养重要内容。在这个自媒体时代,大家都呈现出除碎片式阅读的状态,我们总忽略了许多应该注意的问题,我们的思想被关进牢笼,我们只能停留在别人想给我们看的内容面前,我们惰于思考,又想挣脱平庸。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我们党员干部更因做到挣脱碎片式阅读的羁绊,冲破牢笼带领人民群众从书本上看社会,从文字中悟人生,想要提高人民群众的素质必须先提高党员干部的素质,明清之际的思想家黄宗曦曾总结,“学则智,不学则愚;学则治,不学则乱。自古圣贤,盛德大业,未有不由学而成者”。可见,为官一任、治理一方,学习是件多么重要的事。正因此,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重大任务。对于领导干部,学习不仅仅是自己的事情,而是关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大事情。
悟《习近平用典》,是政府施政立信之根。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一个人欲望太强,就会在各种诱惑前迷失心智;一个人太急功近利,势必缺乏长远目光何坚定恒心。老子曾说:“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爽口。”没有淡泊宁静的心态,在市场浪潮带来的消费主义面前,在经济繁荣带来的物质诱惑面前,难免会有公权私用的冲动,只有在内心涵养一汩清泉,才能在诱惑面前百毒不侵,在欲望面前做到金刚不坏。力戒浮躁,就要坚守做人的操守和从政的道德,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正确看待名利地位,正确看待进退流转,淡薄处事,静心思考,磨练意志,砥砺志趣,耐得住寂寞守得住清贫。为我国两个百年计划贡献自己的力量。
用《习近平用典》,是国家的立国之基。耳闻之不如目见之,目见之不如足践之。在提高修养、加强学习之外,习近平同志更提出要加强实践,干部只有深入基层、深入实际、深入群众,才能在改革发展的主战场、维护稳定的第一线、服务群众的最前沿砥砺品质、提高本领,实现自己的价值。所谓的践行必须与法制相结合,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而不从。拥有科学的、正确的法制观念是最好每一件事的前提,用公平、公正鞭策自己,用平等、友好的方式来处理每一件事。虽然前路坎坷,布满荆棘,但只要心中要怀有坚定的信念、法治的信仰,必会披荆斩棘,迎接曙光的到来。中国的未来需要我们来奠定基石,我们必须要守住人民的期望,攻破层层阻碍,带领人民群众走向更好的生活,创建和谐、发展、法治的未来,这需要个党员干部对自己高标准、严要求,从人民利益出发,重调查研究、统筹兼顾,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以对人民群众有利和人民群众满意作为唯一标准。
责任重在担当,实干铸就辉煌。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好的蓝图,只要科学切合实际,符合老百姓需求,我们就要一茬一茬接着干,干出实际来,老百姓会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中国的大地上有种树——有成就,关键在于脚踏祖国大地,心怀人民期盼,唯有此,我们才能在迎接党的十九大递上满意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