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景洪市法院>>法律博客

慎独,静心,崇俭

作者 :陈德明  来源:景洪市人民法院  访问次数 : 发布时间:2013-09-13 08:09

 

上海高院几名高级法官集体招嫖,看似事小,可这让早已被黄松有、郭生贵、罗平等案件破坏的法院司法公信力在群众的心中轰然倒塌,其辐射范围之广,社会影响之恶劣,是令人难以估算的。

“法律是帝国的首都,法官是帝国的王侯。” 法律作为一个社会的底线,而法官就是社会底线的守卫者。上海高院几名高级法官抱团“招嫖”,社会底线的守护者居然集体践踏社会的底线,这无疑是对法院公信力的一记重创。人们不禁要问:在上海,在上海高院,居然有这些“践踏底线”的声色犬马之辈,那么,在其他地方,在基层人民法院、中级人民法院里呢?这让司法公信何存?

唯有痛定思痛才能继续前行。每一位法官,每一位志向于推动社会主义法治建设进程的一代法律人,必须从自己做起,从此刻做起,着眼于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深入剖析自我,勇于正视缺点和不足,敢于触及思想、正视矛盾和问题。切实贯彻“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总要求。为此,我提出如下几点看法同大家交流,但有不足之处敬请大家批评指正:

一、慎独

这仅指“谨慎独处”吗?只是说人前人后都做君子吗?不。这还告诫我们要时常自省,及时发现自身存在的不足,并能及时加以改正。荀子有言“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已,则知明而行无过矣”。春秋时期,孔子的学生曾参勤奋好学,深得孔子的喜爱,同学问他为什么进步那么快。曾参说:“我每天都要多次问自己:替别人办事是否尽力?与朋友交往有没有不诚实的地方?先生教的是否学好?如果发现做得不妥就立即改正。”古人尚且如此,那么今天的我们又该如何规范自己的言行呢?

劳动强度大,“五加二”、“白加黑”现象俨然已成为当代法官群体的生动写照。然而,当前的法官却是一个高风险职业,法官们处于利益、纠纷、矛盾的风口浪尖。巨大的压力和繁重的工作已成为了重压在当代法官身上的两座大山。在这样的背景下,可能很多同志就再不愿花些时间、花些精力在“烦人又没用”的自省上。可大家知道吗?身体不洗澡,就会积余尘土,思想作风不“洗澡”,也同样会蒙上污垢。这一刻的不想只是暂时的逃避,早晚都得有一天彻底的为自己洗掉一身的尘土,反而是及时自省,静心独处,清理思想上的垃圾,为自己的心灵“洗洗澡”,才能不像这四个法官一样,临到最后懊悔已无用。那么,我认为,我们可以想晚清一代大儒“曾国藩”那样,为自己准备一本“错题簿”,时常对照党章、对照作风要求、对照道德楷模,查找宗旨意识、工作作风、廉洁自律、道德规范的差距,在这本“日记本”中进行深入的剖析,为自己进行一次道德修养之旅。

二、静心

古人云“非宁静无以致远。”只有静下心来,才能真正的发现自己还有待再改进、再完善的地方,只有静心思考,才能为实现自我完善找到好的途径、好的方法,让自己向着“做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的目标迈进坚实的一步。

晚清大儒曾国藩年轻的时候也是一身轻浮的毛病,他一直努力想要改掉这个毛病却一直没能做到。可有一人只告诉了他一个字,“静”,这让他不但改掉了轻浮的毛病,还帮助他成就了一番大事业。

三、崇俭

自古以来,成由勤俭败由奢。勤俭不仅仅只是单纯的节俭和好习惯,它代表的是一种价值观,是一种品德。勤俭的人更懂得靠自己的双手去创造,比起物质的享受,他们更懂得踏踏实实做人、脚踏实地做事。

上海高院违法违纪法官,正是由于沉迷于物欲,而失去了方向、失去了信仰。在他们享乐主义的错误思想背后,隐藏着巨大的危机。

或许有的人还不知道,在法官的待遇还不太差的今天,我们身边就有这样一些法官,至今自己的家还不算宽敞,但只要在家就一定要把这温暖的小窝打扫的整齐干净。几十年来,家中未见过高档电器的身影。这种勤俭持家的生活态度,正是值得我们年轻法律人学习的。

在这里,由于我认识浅薄,加之准备的仓促,想法并不完善,仅希望能以此文引发大家的思考,并与同志们一同努力践行“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总要求。